
AI 上新|我让 AI「偷窥」了我的屏幕,它有机会变成我第二个大脑
AI 上新|我让 AI「偷窥」了我的屏幕,它有机会变成我第二个大脑AI 助手,向着「低调实用」方向发展。几周前,我为了一份行业深度文章的撰写,在堆积如山的数据分析文件和浏览器标签页中挣扎了整整两天。
AI 助手,向着「低调实用」方向发展。几周前,我为了一份行业深度文章的撰写,在堆积如山的数据分析文件和浏览器标签页中挣扎了整整两天。
ChatGPT的对话流畅性、Gemini的多模态能力、DeepSeek的长上下文分析……
Manus 上线几天后,联合创始人、首席科学家 Peak(季逸超)在 X 里收到了 Steve Chen 的一条私信。据 Peak 回忆,他整个人都跳了起来。
就在刚刚,据《连线》杂志报道,OpenAI 总裁 Greg Brockman 本周二在公司 Slack 群里宣布从特斯拉、xAI 和 Meta 挖来四位硬核工程师,并将加入 OpenAI 的扩展团队。值得一提的是,Dalton 和 Ruddarraju 之前也都曾在 Robinhood 工作过。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实体店的转化率能达到30-35%,而在线购物网站却只有可怜的1.5%?
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,资本对基础模型与底层算力的追逐已达历史新高,然而,真正流向应用层创业团队的资金却不足一成。这无疑给AI应用领域的创业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:融资窗口收窄、PMF验证加速、全球化竞争加剧。
为什么 DeepSeek-V3 据说在大规模服务时快速且便宜,但本地运行时却太慢且昂贵?为什么有些 AI 模型响应很慢,但一旦开始运行就变得很快?
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半,突然心血来潮,来更新一期「2025 年上半年,我最推荐的 AI 清单」了。 综合我半年使用的个人看法,不覆盖所有的产品,凭自己印象,直接码出这篇文章。 实在没记起来的好产品,也就不算“我的上半年推荐”了,还请包容。
传统 ERP 太笨重?AI 原生ERP 3 周搞定结账,还省数十万美元 —— 它凭什么被资本疯抢?
1997 年,AI 正处于第二次寒冬,这次寒潮的时间有点长,从 20 世纪 90 年代直至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。